第574章,土著是建立不了工业社会与李文兵的政治宣言(3/3)
的人,就能绕过这些弊端,直接建成理想世界。”
他话锋一转:“但你们找错了对象。棉兰老岛的土著之所以过着近似‘公有’的生活,并非因为他们道德高尚,而是因为他们极其低下的生产力——狩猎和初步采集——决定了他们必须依靠集体协作才能生存。那种‘公有’是生存压力下的无奈选择,而非道德自觉的产物。”
徐晨指着实验室的方向,又指向学院各处:“而你们想要建立的‘桃花国’,其隐含的目标,是希望能够达到甚至超越民朝当下的物质生活水平。
但这需要高度发展的农业、手工业乃至初步的工业。你们招募的土著,却连最基础的精耕细作都不会,更遑论其他。这就好比……”他斟酌了一下比喻,“想要建造一座参天大厦,却只在松软的沙地上打下了地基,甚至这地基还是由不懂得如何夯土的人来打的。
物质生产能力极度匮乏,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稳定满足,在此之上构建的任何美好制度,都如同沙上之塔,倾覆是必然的。”
他内心补充了一句调侃:这毕竟不是策略游戏,可以一键从“原始时代”升级到“工业时代”,你带一群连地都不会种的原始人,怎么可能建立了一个桃花国,后世的那些工业国家为了培养一些产业工人,付出了何等的代价,本来这游戏的难度就大,你们还调成了地狱的模式,不失败就奇怪了。
金圣叹与高登闻言,如醍醐灌顶,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金圣叹指着实验室里那些忙碌的学员,带着一丝悔意问道:“社长,若我们当初招募的是墨子学院这般懂得百工之技的学子,这‘桃花国’是否就有成功的希望?”
徐晨坦诚地回答:“成功的定义很复杂,但若以维持一个稳定、且能逐步提升物质水平的共同体而言,可能性自然会大很多。
他们懂得如何高效耕种,如何建造坚固的房屋,如何制造和维护工具,甚至能逐步改进技术。带着他们,你们的‘桃花国’至少能快速将生产力提升到民朝普通村镇的水平,具备了支撑更复杂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但这其中,依然会面临管理、分配、激励等诸多挑战,绝非易事。”
高登长叹一声,笑容苦涩:“三年心血,原来竟是做了一场不合时宜的大梦。”
徐晨看着两位老友失落的样子,鼓励道:“凌云,若采,话不能这么说。
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证明‘此路不通’本身,就是极具价值的贡献。你们这场实践,虽然失败了,但它用鲜活的事实告诉后来者,脱离生产力发展阶段空谈理想社会的构建,是何其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这为后世积累了极其宝贵,甚至是血泪换来的经验教训。”
他提议道:“我认为,你们应当将这三年间的所有观察、思考、尝试、挫折,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
不必讳言失败,而是要客观分析其根源。著成一书,这并非记录失败,而是为所有心怀大同理想之人,留下了一面可资借鉴的‘镜子’。
让后人知道,在追寻大同的道路上,你们曾如此勇敢地实践过,思考过。这便是你们此行最大的意义与财富。”
金圣叹与高登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与重新燃起的火光。
失败带来的阴霾渐渐散去,一种将痛苦经验转化为公共财富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们向着徐晨,深深一揖。
“多谢社长指点迷津!著书立说,以警后人,我等义不容辞!”
大同历三十二年(1654年)十月二十七日,京城。
大同社高层汇聚京城,执政堂成员,共同推举李文兵为民朝的新元首,而后李文兵又提议,蒋乡泉为总理大臣,郭铭为副总理大臣主要负责农田水利事务,李岩为副总理大臣,主要负责扩大官营作坊。
同时这次会议之后,大同社的高大壮,贺六,柳箭,赵叔,张大等高层因为年纪大了,正式致仕。
大同历三十二年(公元1654年)11月12日,京城,公民议会大厅。
这一天,公民议会迎来了更新换代的时刻。首先完成任期的刘永,依照民朝法令,正式卸任元首之职。
经过公民议会表决,李文兵全票当选为新任元首,元首李文兵提案,蒋乡泉当选为新任总理大臣,郭铭,李岩为新的副总理大臣。得到公民议会通过,民朝高层完成了新的更新换代。
在公民议会上,李文兵对自己的执政理念发表讲话。
主要有三,一扩大官营作坊的规模,巩固民朝发展的根基。
二全力推广居者有其屋工程,成立营造部,推举李自成为营造尚书。建立全新的市坊,以低廉的价格把这些房屋贩卖给进入城市当中的工匠,扩大城市化。
三健全民生保障,民朝六旬老人每月可以领取一石粮食,争取5年内,把人均消费粮食300公斤增加到400公斤,10年内增加到500公斤。
人均肉类消费从现在的每年10kg,5年后增长到人均20kg,10年后增长到30kg。
李文兵的政治宣言轰动了整个民朝。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74章,土著是建立不了工业社会与李文兵的政治宣言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