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土著是建立不了工业社会与李文兵的政治宣言(2/3)
了扳手与图纸,对象从水利工程变成了电力机械,但那份躬耕不辍、身体力行的精神内核,却丝毫未变。
实验室内的徐晨并未察觉窗外的访客。在他的指挥下,学员们完成了最后的调试。
“蔡成功,插上电源!”徐晨下令。
“是,社长!”一名年轻学员利落地合上电闸。
徐晨随即启动了机器控制面板上的开关。瞬间,电机发出低沉的嗡鸣,通过精密的齿轮和连杆传递动力,各个部件开始按照预设的程序协调运作——送料、夹紧、绕制、切断……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
短短十秒钟后,“咔哒”一声轻响,一个闪着金属光泽、形状规整的弹簧从出料口脱落,掉进收集盒中。机器并未停止,十秒后,又一个完全相同的弹簧被制造出来。
徐晨拾起第一个弹簧,递给身旁的学员:“先去热处理,而后测试一下疲劳强度和规格尺寸。”
片刻后,学员带着兴奋的声音回报:“社长,各项参数完全合格!我们研发的电动自动卷簧机,成功了!”
实验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创造与突破的喜悦。
这时,徐晨才注意到窗外的身影,他笑着对负责的学员蔡成功嘱咐道:“这里交给你了,先让它连续运转半天,记录所有数据。
若没有大的问题,就将图纸和技术参数整理好,移交到京城机床厂,让他们尽快安排量产。电力普及了,我们的生产工具也要跟上这场变革。”
随着电网在京城主要工业区的铺开,徐晨近期的精力除了电动车,很大一部分放在了研发电力驱动的各类工作母机和新式纺织机械上,要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徐晨走出实验室,与高登、金圣叹二人相见笑道:“凌云,若采,你们可是稀客。算起来有三年未在京城见到你们了。”
徐孚远在一旁解释道:“社长,他们二人这几年经历可非比寻常,他们在棉兰老岛建立了一个‘桃花国’,欲实践心中大同世界的理想。”
“桃花国?”徐晨眼中露出极大的兴趣,“这倒要仔细听听。”
徐孚远简略地将二人变卖家产、招募土著、试图建立财产共有、共同劳动、集体决策的理想国,以及最终因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财力耗尽而失败的经历说了一遍。
金圣叹脸上带着未散的失落与深深的困惑,向徐晨拱手道:“社长,实不相瞒,此次冒昧前来,正是心中块垒难消,特来向社长请教。
我们所构想的大同世界,难道真如镜花水月,空中楼阁,绝无实现的可能?
还是说,并非理想有误,而是我二人才能浅薄,德不配位,才导致此番败绩?”
徐晨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领着他们来到实验室旁一座安静的石亭坐下。亭边秋叶簌簌,远处隐约传来实验室机器的嗡鸣。
“欧文的新和谐村!”徐晨低声自语,高登他们的实验让他想起了另一个时空类似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
半天后,他看向高登和金圣叹认真道:“若要分析,需知根知底。你们且将这三年的经历,事无巨细,尤其是遇到的种种困难,都说与我听听。”
高登与金圣叹如同找到了倾诉的出口,将三年来的艰辛、挫折、以及那些土著居民令人啼笑皆非又无可奈何的行为,一一道来。
说到激动处,随行的金雍和高民也忍不住插话补充,他们这几年的经历。
金雍愤愤道:“那些土著,教他们种地,比教牛还难!除草敷衍了事,施肥不懂时机,除虫更是毫无概念。只要不盯着,立刻偷懒躲阴凉去了。一亩上好的水田,收成竟不足百斤!简直暴殄天物!”
金圣叹试图为土著辩护:“耕种非其所长,他们于山林之中,狩猎确是好手。”
高民立刻反驳:“父亲,叔父,周边山林里的猎物,头一年就被他们捕猎得差不多了,后来哪还有那么多猎物可打?”
金雍补充道:“何止是不会种地!织布、打铁、木工、烧砖……但凡需要点技艺的活计,他们是一概不通。整个‘桃花国’,除了最初带去的工具和物资,几乎没能靠自己生产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徐晨静静地听着,脑海中逐渐勾勒出那个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的“理想国”图景。他渐渐明白了失败的根源所在。
徐晨沉吟片刻道:“凌云,若采,你们可认同,‘世界首先是物质的’这一说法?即我们生存所需的一切,衣、食、住、行,皆源于实实在在的物质生产。”
高登点头:“此乃自然之理。如同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运行有其规律,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
金圣叹也表示认可。
徐晨继续道:“那么,我们构建何种社会,施行何种制度,也必不能脱离这个物质基础。
你们最初的设想,或许在方向上就埋下了隐患。你们认为民朝内部出现的贫富分化、奸猾懈怠等现象,根源在于‘人心不古’,在于‘私心’过重。于是,你们想寻找一批‘心地纯净’、‘大公无私’之人,认为依靠这样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74章,土著是建立不了工业社会与李文兵的政治宣言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