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失败的桃园国实验与李文兵楼(2/3)
者是出现命案,我现在可谓是走到哪死到哪。
至于各种弄虚作假的手段,更是让某大开眼界,有些拿民仓来充当官仓,为了迷惑我,居然直接把街道的指示牌给改了。”
“还有一些蠢货,为了赚几个钱,居然把官仓里的粮食借出去,结果一去不复返,把自己的脑袋也给借掉了,还连累的全家发配到新大陆。”
徐浮远,彭宾两人第一次听到这事情瞠目结舌:“贪腐的情况怎么会如此严重,这还是民朝吗?”
高登笑道:“这就是民朝,受先兄走到哪死到哪还是好事,最起码这些事情还查的出来,民朝可以立马处置那些官员,真要像大明时期,现在官仓就应该空了,却找不到任何的负责人。”
金圣叹点头道:“不怕官员贪腐,就怕不敢处罚官员,如果一点错处都没有,民朝官员全是道德圣人,我反而不相信了。”
显然高登和金圣叹两人经常深入民间采风,更加了解民朝底层的情况,反而是徐浮远,彭宾两人在学府这个象牙塔,有徐晨这群大神镇压,这里更加纯粹一些。
徐孚远问道:“若采,凌云,这几年你们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去了何处?”
两人上一次来京城都是5年前的事了,三年前更是连书信都没有了。
金圣叹与高登对视一眼,脸上皆露出复杂之色。
金圣叹长叹一声道:“不瞒诸位,我二人是去做了一场‘大同梦’,可惜梦醒了,我们也就回来了。”
彭宾好奇追问:“哦?何等大梦?愿闻其详。”
高登苦笑道:“我们两个人待在扬州城,而扬州城这几十年的发展可谓极其迅速,可以说一点不比现在的京城差多少?”
几人点头,即便他们在京城也听说过,扬州之富冠绝天下。
“但扬州的发展,大部分的财富被那些商贾获得,可谓富者家产百万,穷者无立锥之地。我们对当时扬州发展的情况极其看不顺眼。
发展产业是想要让所有人富裕,而不是只让富商他一家富裕。
但面对扬州这种情况,我们两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为好,只能帮助那些工匠,讨回他们应得的工钱。
当时我们的感受就好像愚公在移山一样,挡在前面的就是好像太行,王屋二两座山一样。
而就在这个时候,金陵在扩大官营作坊,我们两人于是就去了江南考察。
实地一看,果然与扬州迥异。官府主导产业链,利润分配相对均衡,工匠生活确有保障,避免了贫富悬殊。工匠只能得2分利,东家全占8分利,当时我们觉得,或许这才是正道。”
张采点头道:“金陵模式,李执政推崇备至,据说这次成为元首之后,会调李巡抚来当总理大臣,推广金陵模式。”
高登苦笑道:“但金陵的模式也不是没有他的弊病,过于强调公平,对有能力的工匠奖励不够,也会让偷奸耍滑的人钻空。
我们调查到有许多工匠,会在当差之时,不去做事,而是逃出工厂,他们或是去戏院看戏,或是去听说书,总之是不肯踏实的工作。”
金圣叹说道:“我们深入考察后,我们发现官营过于强调公平,有时会挫伤能工巧匠的积极性,‘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苗头开始显现。
更有甚者,一些官营作坊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内部管理僵化,竟隐隐有前明衙门那种陈腐气息。”
高登补充道:“我们曾去一些官营农场暗访,发现个别农场主俨然成了新‘乡绅’,欺上瞒下,横行乡里。
有次我们因调查触及某些人利益,险些被困在乡间回不来,虽然因为我们的报道,这些人也受到了处罚,但这些事情也让我们意识到官营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
官营吸纳了太多的作坊已经超出了旅行府他们的控制,反正我们感觉已经有隐隐失控的表现。“
徐孚远皱眉道:“如此说来,这备受推崇的官营模式,竟也有这般隐患?”
金圣叹叹道:“是啊,官营作坊规模日益庞大,数量繁多,已然超出了官府的有效监管能力,隐隐失控的迹象。江南之行,让我们再次陷入迷茫。私营商贾盘剥过甚,官营模式又易生僵化与腐败。这通往大同之路,究竟在何方?”
张采他们惊讶无比,没想到这些年推崇备至的模式居然还有这么大的缺陷。
高登语气带着几分自嘲道:“说来惭愧,前些年,我们读到徐霞客先生新刊行的吕宋游记,其中记述了当地一些土著部落,因我朝产业商品输入,其传统社会结构正逐渐瓦解。
我们想的是不是人心不古,先得拥有有大同之志思想的人,才能建设一个完美的大同世界。
我们何不依循古圣先贤描绘、兼采社长‘大同’之义,亲手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小社会?”
我这想法,得到凌云兄的肯定,于是我们两人变卖了家产,带着家人,去了棉兰岛,而后购买了一块荒山,招募了上千棉兰道野人。
我们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73章,失败的桃园国实验与李文兵楼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