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电动车产业与国际惯例(2/3)
。
所以哪怕徐绍说这5%的专利费不合理。但还是在那份“不平等”的技术转让协议上签了字。
得到技术专利的他,马上开始安排建设厂房,培训工匠,组建电动车生产线。
现在他们厂已经卖了20多辆的电动车了,营业额突破2万元,所有人都知道一个爆款俨然要成型了,只等他们把生产线组装好,就可以大把的赚钱了,今年的分红只怕可以翻一倍,所有的工匠都在激动的畅想未来。
正当徐绍全神贯注于生产线调试时,负责招聘的李旭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了车间。
“怎么样?有多少师弟愿意加盟我们声韵商社?”徐绍问道。
要支撑起电动车的量产与技术迭代,仅靠他和声韵商社原本的人才是远远不够。
他们急需大量懂得电力学的专业人才。而目前,这类人才几乎全部集中在墨子学院和鲁班学院的相关专业。
李旭苦笑着摇头:“一个都没找到。现在各省都在大兴土木,筹建自己的发电厂和电网,人家直接给‘技术官吏’编制,享受县令级待遇和晋升通道。我们商社开出再高的薪水,也抢不过‘铁饭碗’啊!”
徐绍闻言有些气恼:“这些师弟们,眼光未免太短浅!一个县令待遇就把魂勾走了?在咱们商社,技术大匠干得好,一年轻松收入上万银元,岂是那点官俸可比?
而且京城的教育,医疗水平,又岂是地方可以比的,一个个目光短浅。”
“一年轻松上万银元?有这样的好事,也给二哥我留点!”一个洪亮而熟悉的声音从车间门口传来。
三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笔挺校官军服、精神奕奕的青年军官站在那里,正是徐绍的二哥桑浩。
“二哥!你怎么来了?”徐绍惊喜地迎上前。
桑浩的目光却被车间一角几辆已经组装完毕、漆色亮丽的原型电动车吸引:“三弟,你说要造电动车,这才不到一个月,连样品都出来了?这速度可真够快的!”
徐绍略带得意地笑道:“本来技术门槛就不算顶高,关键是整合与量产。
要不是父亲拿着专利法卡着,我都有信心把父亲管营的电动车工坊给挤兑得开不下去!”
他转头对负责调试的大匠嘱咐道:“王师弟,你们再带人把整个流程跑一遍,重点排查容易卡顿的节点,务必保证流水线顺畅。”
“师兄放心,接下来的验证交给师弟我!”技术大匠应声道。
徐绍、桑浩、李旭三人则移步到车间外的休息区。
徐绍给桑浩倒了杯水,问道:“二哥,你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军务不忙?”
桑浩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指着车间问道:“你这生产线,一旦全力开动,一天能出多少辆车?”
“目前看,如果零部件供应跟得上,日产十辆问题不大。”徐绍估算道。
桑浩不禁咋舌道:“现在市面上一辆电动车售价据说要上千银元!你这小车间,一天就能有上万元的营业额?一年下来就是三百多万!按照你们这类新式工坊的利润,五成怕是有的吧?那一年净利岂不是能过百万?这比留声机还要赚钱,小弟,你这钱赚的比大海里面挑水都容易。”
徐绍纠正道:“二哥,那是零售价,不是我们的出厂价,你可不要忘了,我们光买专利就花了20万元,而后每年还要交出5%的利润,而且高科技意味着高投入。
不过,一年下来,商社净利润争取达到百万级别,确实是我们目标。”
桑浩惊叹不已:“你们这弄高科技的,来钱是真快!难怪父亲要收你百分之五的专利费,我看收得还是太少了,再加两三成都不为过!”
徐绍没好气地白了桑浩一眼道:“你来我这里,就是为了说自己站在父亲这一边?”
李旭也赶忙帮腔道:“二哥,您别看我们营收高,但开销也大啊!我们厂里,就算是最普通的组装工匠,月薪也在二十银元以上,加上半年奖、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70章 ,电动车产业与国际惯例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