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曲终人散与开启民智的漫漫之路(3/3)
设想。
但这探索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它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更深一层,这远比将财富耗费在酒池肉林上更有意义。”
刘永心悦诚服地点头:“社长教训的是。在放眼长远、投资未来这方面,我确实不及社长。”
李文兵也加入讨论道:“我以为,民朝若想保持这领先之势,必须持续加大对墨子学院、鲁班院,乃至各地新式学堂的投入。我朝产业兴旺、军力强盛的源头,正在于这两大学院源源不断产出的人才与技艺。这些年的投入,早已通过税收、贸易、国力提升,成千上万倍地回报回来了。天下间恐怕没有比投资教育与科研更划算的买卖了。”
罗伟同样赞同:“确实如此。只是如今两大学院的规模,相较于我朝辽阔的疆域与庞大的需求,仍显不足。若能再多几所这样的学府,广纳英才,深耕技艺,我民朝之兴盛,必将更上一层楼。”
广东巡抚陈诚在一旁听了许久,笑着插话道:“社长,这搞研究、办教育,您是行家里手,我等地方官只能仰仗中央支持。
不过这次博览会上自己会跑的‘电动车’,着实令人心动。社长您看能不能从京城派几位精通此道的先生,留在我们广州?我们也想试着办一个电动车作坊,不能总让北方专美于前啊。”
徐晨摇了摇头道:“你的想法是好的。但光有几个人才,可建不起电动车作坊。这电动车,看似简单,背后却是一个体系。它需要稳定的电力,这就离不开发电站和输配电网;它需要耐用可靠的电池,这又涉及复杂的化学工坊。没有一批懂得电气原理、电力工程、电化学的专业人才,这作坊是立不起来的。”
陈诚显然对此已有考虑,他立刻躬身道:“社长,我也知人才乃根本。因此恳请社长,回到京城后,能派遣几位墨子学院精通电学的教授南下。我们广州愿意全力支持他们在本地创办‘电气学院’和‘电气技术学堂’,培养本土的电气人才!所需用地、资金,广东一定鼎力支持!”
徐晨想了想道:“好!你能认识到人才是一切的基础,这比单纯想要一个作坊强得多。此事我记下了,回到京城,我会与学院商议,选派合适的教授南下,助你广州建立电气人才的摇篮。”
而后徐晨等人登上火车,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启动,送行的人群在视野中逐渐远去。列车加速,向着北方疾驰。
“呜呜呜!”火车呜呜的向着京城飞车过去。
在徐晨所在的专属包厢内,桑浩和徐绍皆在包间。
徐晨看着成熟许多桑浩问道:“浩儿,这几年在新大陆拓荒,又远赴西班牙参与战事,有何感触?”
桑浩感叹道:“在新大陆,儿子最大的感受是开拓之艰辛,但也正是在那片广袤原始的土地上,人更能体会到与自然搏斗、为后世开创基业的充实感。每一片开垦出的田地,每一个新建的定居点,都仿佛能看到子孙后代在此繁衍生息的未来。”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而在西班牙,儿子则亲眼目睹了封建旧制度的腐朽与残酷。那里的君主、贵族、教士,层层盘剥,视平民如草芥蝼蚁,将其仅当作供养他们穷奢极欲的‘血包’。其情其景,令人愤慨。”
“看到如今的西班牙,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的大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起义,整个关中百姓就纷纷揭竿而起,拥戴我大同社,实在是那些肉食者太不做人了,在他们的压榨下,普通的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
徐晨聆听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轻叹一声:“天下的统治者,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昔日大明的士绅豪强将百姓视为可随意压榨的附庸,但即便是在我民朝今日,也只是依靠新的制度与技术,稍加缓解而已。
真正开启民智,让亿兆公民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前路漫漫,何其艰难。”
桑浩却比父亲显得更为乐观,他语气坚定道:“父亲,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如今所做的一切,不正是朝着‘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一步步迈进吗?比起旧时代的黑暗,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
坐在一旁的徐绍,听着父亲与二哥探讨着家国天下、文明兴衰的宏大话题,内心既感钦佩,又有些插不上话的失落。
他想了想开口:“父亲,刘永叔叔前几日说我们兄弟不能再一味‘玩物’下去了,夏完淳也要步入仕途了。您觉得儿子是否也应该像二哥一样,步入仕途,为国效力?”
徐晨将目光转向徐绍,脸上露出鼓励的笑容道:“绍儿,你研发的留声机,让音乐得以记录、传播,丰富了无数人的生活,这怎么能说是‘玩物’?
你创办的工坊,养活了数百工匠及其家小,让他们凭借技艺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这本身就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便是大功一件。”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道:“至于你是否要步入仕途,这个问题不应该由我来告诉你答案。关键在于你的本心,你真正想做什么?
是愿意在技术的天地里继续钻研,创造更多便利民生的器物?
还是希望进入行政体系,为更广泛的公众服务?
想清楚你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便是最好。”
徐绍听完,内心坚定下来,比起不自由的官场,他还是更加喜欢研发未知的事物。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69章,曲终人散与开启民智的漫漫之路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