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虎狼文明欧罗巴与战舰大倾销(3/3)
秀头则与东吁大使侯方域并肩而立,详细介绍着那些经过战火检验、性能可靠的各型号风帆战列舰,强调其性价比之高。
而李过则陪着波斯帝国大使,漫步在码头,他言语间极尽对波斯古老文明的推崇:“大使阁下,波斯帝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阿巴斯二世陛下英明神武,国力鼎盛,在我等看来,实乃当世仅次于我民朝、奥斯曼的第三大强国!”
这番恭维让波斯大使极为受用。
李过话锋顺势一转道:“然纵观全球,真正的一流强国,无不拥有一支足以驰骋大洋的强大舰队。舰队乃国家威严之延伸,利益之保障。您请看,”
他手臂一挥,指向那些体型庞大、火炮林立的战列舰,“此等巨舰,吨位巍峨,火力凶猛,方与大波斯帝国之崇高地位相匹配。”
此时的波斯处于阿巴斯二世统治时期,是波斯公认的黄金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此时的波斯还真有些钱,能买得起战列舰这样的昂贵玩具。
大使看着眼前这些价格被标得“极具吸引力”的战舰,再想到帝国在波斯湾和印度洋的利益,不禁心动。
购买一支价格“低廉”而火力强大的舰队,既能巩固海防,又能彰显帝国声威,似乎是一笔不错的投资。
不仅仅是波斯,其他各国使节在博览会上签下了大量经济订单,对未来财政收入充满乐观预期。
此刻面对民朝海军3~5成跳楼价促销的这些战舰,纷纷觉得物超所值。
国家富裕了,加强武备顺理成章,何况是如此“划算”的买卖?
而民朝海军将领们如此热衷于“卖船”,和他们制定的一个庞大的海军战略有关。
一个月前的民朝阅舰式,的确极大的振奋了军心士气,也震慑住了海外各国。
以赵云飞为首海军将领,借此机会拟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海军十年发展纲要》。
根据他们的统计和估算,全球主要海军强国的战舰总吨位加起来约为二十万吨。
赵云飞在计划书中提出:“战列舰乃进攻之矛,唯有保持对全球潜在对手的绝对吨位与质量优势,方能真正奠定并维持我民朝的海上霸权!”
据此他们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将民朝海军总吨位提升至二十万吨以上,确保在主要航道上都有民朝舰队的身影。
第二步用十到二十年时间,逐步淘汰老旧风帆战舰,全面换装以铁甲舰为核心的新式舰队。
然而,这份激进的计划书送到元首刘永的案头,却被毫不客气地否决了。
一艘五百吨级的实验性铁甲舰造价已超过十万银元,虽然有实验性质的原因,大规模的建造500吨级的铁甲舰,造价会大规模的降低。
但海军部却已经开始雄心勃勃要建造千吨级铁甲舰,预研三千吨的铁甲舰,而这些吨位更大的铁甲舰,建造的成本更高。
安置海军部制定的更新计划,民朝海军,由风帆战列舰替换成铁甲舰,仅建造费用就可能高达两千至三千万银元。
这还不算,铁甲舰复杂的蒸汽机和装甲维护费用极高,年均维护费可能达到造价的10-15%,这意味着每年仅维护新舰队就需要额外投入四五百万。
再加上军港扩建、人员培训、日常运作等开销,海军军费将飙升到每年三四千万之巨。
在非战争时期,将如此庞大的资源倾斜给海军,势必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其他领域发展,这是朝廷无法接受的。
最终,刘永做出了折衷决策:允许海军出售部分现役的、尤其是即将淘汰的二线风帆战舰以及那几艘作为技术验证的小型铁甲舰。
并且海军每对外售出一定吨位的旧舰,方可获批建造相应吨位的新式铁甲舰。此举既可回笼部分资金,支持海军技术迭代,又能控制总吨位和军费规模,同时还能通过军售影响地区力量平衡。
于是,便有了军港内这热火朝天的“军舰大甩卖”。
而且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三艘作为技术验证的铁甲舰,分别被张献忠的朝鲜、日本国以及东吁王国购得。
此外,他们还各自购买了一批200至500吨不等的风帆战舰,部分计划改装成货船用于物资运输,部分则作为训练舰,开始培养本国海军种子。
安南、南掌等南中国家,也觉得国力有所增强,有必要建立一支小型舰队保卫海疆,加之价格实在诱人,纷纷购入了一些中小型风帆战列舰。
而最大的买家,当属波斯帝国。财大气粗的波斯大使,订购了一艘三千吨级的二手战列舰作为未来波斯舰队的旗舰,三艘千吨级战舰作为主力,外加若干五百吨、两百吨级的护卫舰、巡洋舰,组成了一支总吨位接近万吨的舰队,一跃成为世界岛中心不可忽视的海上力量。
看着各国使节纷纷签下购舰合同,来自法兰西、荷兰等欧洲海洋强国的大使们,脸色却愈发凝重。
民朝大规模向全球,特别是向印度洋和东南亚地区倾销战舰,虽然多是二手货甚至是被淘汰的型号,但这无疑将极大增强地区国家的海上实力,使得原本由他们主导的海洋秩序面临更多挑战。
他们预感到,未来的全球海洋,将因为民朝这次史无前例的军售而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热闹”,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一场无声的军备竞赛阴影,似乎正随着广州湾的海风,悄然扩散开去。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68章,虎狼文明欧罗巴与战舰大倾销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