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如履薄冰的杜麟征与内斗的传统(3/3)
子莫要太艰难才好。”
夏允彝虽对江南旧族遭遇抱有同情,但听到这种带有偏见的揣测,觉得有必要澄清事实。
他神色严肃道:“其昌兄、笠翁,允彝近年虽远行欧陆,但对江南情况亦有了解。据我所知,如今江南普通农户,年入五十两白银已非难事,工匠收入更高,年入百两上下者比比皆是。寻常农户一日三餐,餐餐见荤亦渐成常态;工匠之家,生活用度已堪比当年中等地主,子弟皆可入学读书,工作之余也有自己的娱乐生活。”
江南本就富裕,这些年在李岩治理下,产业发展兴旺,在官营产业不断扩张的情况下,江南的贫富差距是整个民朝最小的,当地工匠市民生活压力也是整个民朝最小。
侯方域也点头证实道:“我曾因学术交流之事,回过江南几次。不得不承认,在大同社治理下,江南市面之繁荣、民生之富庶,确更胜往昔三分。仲彝兄所言,句句属实。”
话题渐渐从怀旧转向东吁内政。陈贞慧按捺不住愤懑道:“当今之世,谁人不知‘产业为王’?唯有大兴工商,方能创造无穷财富,使国力强盛!可我东吁却反其道而行,将大量资源投注于农垦、军屯,对本国产业却毫无保护之心!
这些年,朝廷耗费巨资从民朝购入数千万斤钢铁用以筑路,却不知自行投资兴建钢铁厂,国之膏血,就这样白白外流!”
冒襄立即附和:“即便关税之权受限于《友好通商协议》不得随意调整,朝廷也应在内部政策上有所作为,扶持本国工商!岂能如现在这般,坐视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言语间对杜麟征为首的执政集团颇多不满。
夏允彝对侯方域最为熟悉,趁隙低声问道:“朝宗,我看贞慧、辟疆他们言辞激烈,可是自家也经营着工坊?你莫非也有涉足?”
侯方域略显尴尬,低声道:“不瞒仲彝兄,我确与人合股办了一间小纺织厂。贞慧、辟疆他们更是投入巨资,建了一座钢铁厂……唉,只是与民朝物美价廉的货物竞争,压力巨大。我们的产品,大多只能销往天竺等地,方能稍得喘息之机。”
夏允彝顿时了然。这与当年江南士绅呼吁减免税赋的情形何其相似,只是如今诉求变成了贸易保护。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这些来自大明的遗民已逐步分化成两大势力集团。一股是以杜麟征、沐天波、祖泽润等人为首的军事贵族集团。他们凭借军功,主导了东吁的征服与开拓,并仿明初旧制与民朝经验,建立了“军户制”。普通士兵授田五十亩左右,军官则依据等级获田数百至数千亩不等,形成了一个以土地为根基、兵农合一的军事贵族体系。
杜麟征和其他东吁军官在检讨大明南明得失,把自己吞并土地的责任降低到最低,把文官集团,胡乱指挥,葬送精锐士兵,控制后勤各种贪污腐败的责任提到最大。以至于大明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如同乞丐一般。一个军镇的军事力量,甚至比不上大同社组织起一个县的军事力量。
痛定思痛之下,东吁对军事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文官集团彻底失去了监督,指挥,以及控制后勤的权利。
他们现在唯一的一点权利就是在兵部,一些战略方针还是允许他们讨论。
东吁是他们打下来的,他们也占据了最肥沃的土地,再加上杜麟征他们学习。民朝退役制度,给士兵,军官安排职。
所以现在东吁的朝政和当年的大明来了一个180度转弯,武将势力极其强大,他们还可以从武官转职为文官,极大的压缩了传统文官的势力范围。
另一股势力,则是以侯方域、陈贞慧、冒襄等人为代表的江南士绅工商业集团。
他们逃到东吁时,良田已被瓜分殆尽。当时东吁外有强邻环伺,杜麟征等武将也不愿将宝贵的土地资源分配给这些“无用”的文人。
为了维持家族生计与影响力,这些士绅不得不转而投身商贸与工业。他们购买海船,从事跨洋贸易;或引进民朝的机器设备,开办纺织、钢铁、造纸等工坊。
东吁虽有内部铁路网,但其与云南接壤的边境地区山峦重叠,地理条件恶劣,杜麟征也有意不将其与民朝本土的铁路网络连通,这为本土产业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然而,东吁本身市场狭小,人口不过数百万,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内部市场已趋饱和。加之民朝商品的强大竞争力,以及东吁本土因压榨较重导致平民购买力低下,侯方域等人的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于是,他们强烈呼吁东吁朝廷提高关税壁垒,排挤民朝货物,为本国产业争取生存空间。
然而,这一诉求遭到了杜麟征等军事贵族的断然拒绝。
在杜麟征等人看来,提高关税简直是异想天开,自取灭亡。
首先,东吁海军根本无法与强大的民朝南洋舰队抗衡,一旦违反条约,民朝的舰炮随时可能再次“叩关”。和平维持尚不到二十年,这些文人就忘了疼?
其次,现行的贸易规则对东吁总体有利。东吁虽然需要进口大量钢铁、布匹等制成品,但民朝市场对东吁的翡翠、珍贵木材、香料、橡胶、热带水果罐头等特产需求旺盛,双方贸易中,东吁甚至每年还能保持数百万元白银的顺差。若率先提高关税,民朝必然对等报复,届时吃亏的必然是东吁。
更重要的是,东吁是一个由军事贵族主导的国家,国家政策必然优先维护军事贵族的利益。这些贵族本身就是橡胶园、香料种植园和国营农场的主人,是出口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他们凭什么要为了侯方域等人那些质量次、价格高的布匹和铁器,去损害自己的切身利益,并且冒着引发战争的风险?
在这些掌权的武人看来,这些文人根本搞不清楚状况:东吁早已是“武贵文贱”的格局,军国大事还轮不到他们这些文人来做主。
而这种政治,军事上的双重压制让侯方域他们极其不满,想当年在江南,哪怕是总兵都不敢对他们大声说话,而现在一个千户也敢对他们耀武扬威,东吁也像大明朝廷一般在经济上压制他们,于是他们逐渐团结起,想要反抗杜麟征为首的军事集团,以宣扬自由,平等为名义,想要压制军方的实力。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55章,如履薄冰的杜麟征与内斗的传统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