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如履薄冰的杜麟征与内斗的传统(2/3)
们还记得江南的仇恨。
但东吁的新一代却在成长,他们有的忘了,有的根本就没生活在江南,根本不知道这段仇恨,等这一代人成长起来,接管权利,那东吁都有可能消失。
于是杜麟征他们开始推广明服,明朝文化,自称是明人而非汉人。
夏允彝闻言,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起身走到杜麟征身旁,轻轻拍了拍老友日渐宽厚却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这位老友,这些年在海外撑起这番局面,其中艰辛真可谓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夏允彝这无声的理解与支持,让杜麟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东吁,他位居极顶,却也是孤家寡人,多少昔日志同道合之辈因政见不合而疏远,境内士族大家各有盘算,真心理解他这番苦心与挣扎的人,寥寥无几。
当夜,杜麟征如青年时那般,拉着夏允彝抵足而眠。在夜深人静的卧榻之侧,他仿佛卸下了白日里的重重面具,将东吁的底细向这位可以信任的老友和盘托出。
“允彝,你看,我们当年在江南,与几社同仁们畅想太祖的军户制,竟真的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建立起来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道“如今东吁已有在册军户两百万!各级军官皆授有相应等级的职田。他们只需缴纳什一之税,代价是无条件服兵役。如今是太平年月,大约每十户征一丁服役,足以维持一支精兵。”
夏允彝道:“仅靠这什一税,如何能支撑偌大一个东吁国的运转?”
杜麟征笑道:“自然不会仅靠此一项。东吁还有规模庞大的国营农场,专事种植香料、橡胶、以及各种珍稀热带水果,这些物产在东西洋贸易中皆是抢手货,效益颇佳。同时,我们也学习大同社的产业政策,在国内设立了十余个轻重工业区,生产布匹、器械、乃至军火。
再加上仰光、勃生等三大港口的关税收入,如今东吁岁入,折合白银也有两千余万两了!支撑朝廷开支,维系军队。”
他的声音渐渐高昂,仿佛回到了当年纵论天下的岁月道:“我们当年的设想,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实现!拥有土地的军户是国家的基石,也是忠诚的战士;遍布各处的工坊商税,则为国家提供了充盈的财源。东吁论人口、疆域,远不及当年大明,然其财政收入与军队战力,却已远超大明!
三年前,我便亲率东吁大军,在边境击溃了莫卧儿帝国五万东侵的精锐!”
夏允彝听着老友的叙述,心中却是百味杂陈。这套制度,对于积弊深重的大明而言,无疑是高效而先进的,也确实让东吁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甚至称雄一方。
然而,见识过民朝那种焕然一新的社会气象与磅礴活力的他,自己老友呕心沥血经营的这一切,在神州那场更为深刻彻底的变革面前,终究显得有些落后了。
他只能报以一丝复杂的苦笑,夜色掩去了他眼中的忧虑。
翌日,杜府。
晨光熹微中,杜麟征已换上朝服,向夏允彝致歉,言及今日有关乎莫卧儿边境驻防与赋税调整的要务需立即处理,不能相陪。
夏允彝自是理解。
不久,侯方域便登门来访,他如今是东吁学府的山长,虽无实际权柄,但在士林清流中地位尊崇,负责文教礼乐,也算一方泰斗。
他拉着夏允彝道:“仲彝兄,得知你归来,许多当年的江南故旧都翘首以盼,定要一聚!今日便在‘忆江南’戏院设了薄席,万勿推辞。”
两人来到城中一家颇为雅致的戏院,匾额上正是“忆江南”三字。
进入预留的包厢,里面果然已坐了不少人,皆是当年江南文坛颇有名气的才子——陈贞慧、冒襄、吴应箕、董其昌、李渔等人。
昔日他们在江南,声名或许不及张溥、夏允彝这等领袖人物,或是才气稍逊,或是实干不足,但亦是风流俊赏之辈。如今流寓东吁,竟也成了此地学界执牛耳者,堪称泰山北斗。
在侯方域的引荐下,夏允彝与这些故人一一见礼。寒暄之间,难免有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
叙话片刻,戏台上锣鼓一响,今日的剧目《金陵烟云》开演了。
这出戏讲的正是南明时期,金陵几个世家大族子女在末世繁华中的爱恨缠绵,诗词唱和,儿女情长。
然而好景不长,大同军的铁蹄踏破江南,繁华转瞬成空,家族分崩离析,戏中的痴男怨女在战火与动荡中颠沛流离,劳燕分飞。戏文婉转缠绵,唱腔哀怨悱恻,将那种国破家亡、身世之悲渲染得淋漓尽致。
台下观众,多有类似经历者,看到动情处,不少人情难自已,低声啜泣,或以袖拭泪。
即便是夏允彝所在的包厢内,气氛也凝重起来,董其昌、李渔等人面露悲戚,陈贞慧更是眼眶微红。
这戏文,演的何尝不是他们许多人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过往?
侯方域的父亲侯恂,便是在江南抗御大同军的战场上殉国的。这戏曲,成了他们寄托故国之思、身世之痛的载体。
这也算是两地之间文化界不同的特,民朝在徐晨的指导下,戏曲更多是讲述底层百姓如何劳动生产,开拓,修水坝,建铁路,序曲就是讲述这一个个建设当中工匠农户的生活,充满积极向上,昂扬的斗志,意气风发,歌颂生活。
而在东吁,大量的江南世子逃到了这里,加上他们原本的遭遇,他们的戏曲更有一种家族衰败,国家灭亡,痴男怨女的哀怨,这些戏曲更能被东吁欢迎,这就造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夏允彝特殊的身份,他既是江南人,也当过南明的官员。现在又是民朝的官员。他既会体会到南明那种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之感,又体会到民朝那种改天换地,世界焕然一新,勃勃生机的景象。
这种特殊的经历让他能感受双方情绪,不过他和侯坊域这些人不同之处,在他看来,这种旧世界的毁灭反而是新世界的开始,所以他并不会太悲伤。
戏至中场休息,董其昌抚须长叹:“唉,一别江南十余载,梦中常回金陵秦淮,不知如今故地,是何光景了?”
李渔语气担忧道:“听闻大同社行徙富实边之策,迁走江南大户不下五百万。如今想在江南寻访故旧,只怕是难上加难了。只愿江南父老,能少受些盘剥,日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55章,如履薄冰的杜麟征与内斗的传统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