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缺钱的莫卧儿与驻军奥斯曼(1/3)
南中使者们满意离去一直在旁暗中观察的奥朗泽布,几乎立刻就请求与李自成进行单独会谈。
奥朗泽布是莫卧儿帝国最具权势和野心的王子,也是帝国中少有的务实派。
他意识到一旦宿敌东吁王朝借助民朝的铁路网实现了兵力与物资的快速调动,那么莫卧儿帝国富饶但防御相对薄弱的东南邦将永无宁日。铁路对莫卧儿帝国的战略性极其重要。
奥朗泽找到李自成道:“李尚书,贵国的铁路实乃神迹。我莫卧儿帝国,幅员万里,物产丰饶,亦有意修建铁路,以通有无,不知贵国可否相助?”
李自成对这位王子的到来并不意外。他点头道:“王子殿下有如此远见,我朝自然乐见其成,并愿全力支持。”
“按照我朝的经验,在平原地区修建一里标准铁路,包括勘测、路基、铁轨、枕石、信号等,综合成本约需5000元,若地形略有起伏,如丘陵地带,则成本可能攀升至每里一万元。若是山地、需要开凿隧道或架设大型桥梁,每里花费两万元乃至更高,亦属寻常。”
他担心奥朗泽布对“里”的概念不清,还特意用手比划了一个大概的长度单位。
接着他问题:“不知殿下计划在帝国的何处修建铁路?起始点与终点是哪里?途经地区的地形地貌如何?初步规划的铁路里程又是多少?”
这一连串具体问题,让奥朗泽布瞬间卡壳。他虽贵为王子,精明强干,但终究是封建时代的统治者,能知道铁路的军事意义已经算是远见卓识之人了。他习惯于宏观决策,对工程细节、地理勘测和成本预算毫无概念。
他只知道帝国需要铁路,至于从哪里修到哪里,花多少钱,完全是一头雾水。他的表情闪过一丝窘迫。
李自成看到作为王子的神清,只怕连个修铁路的规划都没制定好。最开始南中地区修建的实验性铁路,也是连个大概的预算都算不出来。还是要他派工程师亲自去测绘,然后给他们计算工程预算,轨道部已经有全套的流程。
“殿下,不如我们先从一条实验性铁路开始合作?选择一段百里之内的相对平缓路线,由我朝派工程师进行详细勘测和预算,将总造价尽量控制在五十万元以内。以此作为样板,积累经验,也为后续更大规模的合作打下基础。”
然而,奥朗泽布的雄心让他无法接受如此“小气”的方案。他皱了皱眉道:“百里铁路?这未免太短了!我莫卧儿乃是纵横万里的大帝国,如此短的铁路,如何能彰显帝国的气度?至少要先修一千里!”
李自成差点被这位王子的“豪气”逗乐,但他还是耐心解释道:“殿下,一千里铁路,即便全部按最便宜的平原造价计算,也需要五百万元。若贵国地形并非一马平川,造价翻倍至一千万元,也完全可能。请问,帝国财政,能一次性拿出五百至一千万元的巨款,专项用于铁路建设吗?”
“一……一千万元!”奥朗泽布倒吸一口凉气,李自成如果说人力成本,奥朗泽布王子可以大气道:“莫卧儿帝国有的是人,1万不够可以出10万,10万不够可以出100万。”
但只要说到钱,就说到了所有封建王朝的软肋了。莫卧儿帝国处于黄金时代,中央财政收入每年大约在八千万银卢比左右,折算成民朝银元,大约在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万之间,算起来和巅峰时期的大明相当,但封建王朝另一个特色就是国库无余财,只要有钱,从君主到贵族,官员都会想办法把国库这点银子,扒拉到自己的小金库当中。
这里点名批评一下张居正的好学生万历皇帝,这位皇帝就喜欢把国库的银子扒拉到自己的小金库当中,大明的臣子自然是有样学样,几年时间就把张居正节省下来的银子花光了。
修建一千里铁路,竟然要耗掉帝国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这远远超出了奥朗泽布的想象。
更让他感到难堪的是现实,莫卧儿帝国还就真拿不出这笔钱。
他的父亲沙贾汗,为了纪念已故的皇后慕塔芝·玛哈,也就是他的母亲,正在倾举国之力修建泰姬陵。
虽然主体工程已在去年完工,但庞大的附属建筑和园林工程仍在持续吞噬着帝国的财富。前两年,帝国甚至因为资金紧张,连阵亡士兵的抚恤金都难以足额发放,哪里还能挤出一千万来元修铁路?
意识到自己说了大话,却又无法兑现,奥朗泽布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先前的气势荡然无存。
李自成将奥朗泽布的窘态看在眼里,心中并无多少意外。轨道部这些年在朝鲜、日本、东吁等国推动铁路建设,早已摸清了这些封建国家的财政底细,在这些君主和贵族酒池肉林之下,几乎就没有不缺钱的。
他熟练地抛出了备选方案道:“殿下,若莫卧儿国一时无法拿出全额现款,亦可考虑其他融资方式。我朝可以提供贷款,只是需要贵国提供相应的抵押物。”
他列举了几个成功案例道:“譬如日本国,其五百里铁路便是以其部分海关关税收入作为抵押。
安南国则是以其著名的鸿基煤矿未来二十年的开采权作为抵押。
莫卧儿帝国疆域辽阔,港口众多,可以用关税来作为抵押。”
奥朗泽布脸色难看,莫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67章 ,缺钱的莫卧儿与驻军奥斯曼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