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等闲故人变了心,却道故人心易变(3/3)
叫来了锦衣卫。这些锦衣卫办事倒也雷厉风行,迅速将斗殴双方制服并拘押起来。
为首一名总旗模样的军官,转而走向惊魂未定的掌柜说道:“这个月的商税、消防税、卫生费,还有我们弟兄出动的‘茶水钱’,统共加收一成。”
掌柜顿时苦了脸,作揖哀求道:“赵官爷,行行好,这般加下去,小店真是活不下去了呀!我们这是小本经营。”
那锦衣卫总旗脸色一沉,冷声道:“不纳税,无权利!没有我们锦衣卫镇着,你这店不知早被砸了多少回了!你难?难道我们兄弟就不难?如今物价飞涨,你是想让老子连家小都养不活吗?念在你也是汉人,算是自己人,只给你加一成,换作别家,至少一成五!”
他语气严厉道:“通知已下,月底前必须缴清。若敢断缴,三个月内,你这客栈我锦衣卫便不再‘保护’。届时若遭了贼,被人打砸,甚或走了水,可别怪我们事先没打招呼!”
掌柜显然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颓然点头道:“明白,明白,小的月底前一定去镇抚司将税款缴清。”
夏允彝看得稀奇,待那总旗离开后,忍不住询问掌柜:“在你们东吁,税赋是由锦衣卫征收的?”
掌柜见夏允彝和李定国气度不凡,衣着也是民朝大同款式,质地精良,心知是神州来的大人物,便小心答道:“回贵客的话,这是效仿神州‘雅政’,以兵征税。故而在我东吁,也由锦衣卫兼理此事。”
“咳咳……”李定国本欲出言嘲讽杜麟征,想当年江南士绅商贾如何抗税,如今到了东吁,反倒用起前朝鹰犬来征税,真是讽刺。
但听到掌柜一句“效仿神州雅政”,他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虽说民朝的“税军”通常只针对大商社进行稽查威慑,但本质上却也是武装征税的一种形式,一时他想要嘲讽的话说不出口,竟被噎住了。
此时,邻桌一桌看似权贵子弟的食客中,一人似听到他们道:“本朝迁避至此,亦是吸取了神州昔日因税政不纲,而致神洲倾覆的惨痛教训。
想当年,那大同社攻占关中,仅凭一隅之地的税赋收入,竟超过我大明全国!朝廷公卿、地方士绅,于天下兴亡漠不关心,反以偷漏国税为荣,终致社稷沦丧,神器易主。
如今东吁严抓税赋,虽手段看似酷烈,亦不失为矫枉过正,确保国用不乏之必要举措。”
夏允彝与李定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复杂的神色。
这些东吁权贵自然是不想交税的,但经历了大明覆灭,他们被大同社赶到蛮荒之地的教训,他们这时候才知道,有时候你把老船蛀空了,新船未必会允许你上去。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世家这一套,在现在的这个世道根本运行不下去。
东吁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小船,现在他们即便再不愿意,也是咬牙把这税交了。
他们在街道上逛了一圈,来到东吁大使馆居住。
东吁大使使张煌言看到夏允彝极其崇拜,询问他这段时间的经历。
他是张复的支持者,当年南明还在的时候,只有十几岁的他跑到苏州在虎丘大会之时拜见过张复,而后也非常认可张复减租政策。
认为这是改变时局最好的方式,然后就到自己家想要推广,结局也不意外,他被自己的父亲毫不留情的镇压,并把他关押在书房当中。
当时他年轻气盛,找个机会逃离了家族,逃到了江北的扬州,当时他只是气愤父亲顽固不化,朝廷迟早会被他们拖入败亡的窘境。他也有几分报复的意思,报考了当时的扬州政务班,在扬州当了小吏,这些年逐步晋升,在前年被任命为东吁大使。
夏允彝却询问了他一些东吁的情况。
张煌言叹口气道:“比当年南明有进步,但却也进步不大,大部分百姓能活下去,但却活的如同牛马一般。”
“军事实力也比当年的南明要强大,杜总督这十几年来,南征北战,扩土无数,打的暹罗向我民朝请求保护,打的天竺各国连连求饶,天竺霸占莫卧儿帝国都被击败。”
“经济上学习我民朝发展产业,甚至很多政策都是照搬照抄,以至于有人讽刺杜麟征为山寨都督。
东吁有庞大的橡胶种植园,蔗糖种植园,罐头产业链,还建立了钢铁,纺织等工业,建立了整个东南最健全的铁路网络,有电报网络。国家的财富增加,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可称霸南中,甚至有小天朝的称呼。”
而后张煌言叹息道:“但杜都督学习我们的政策只学一半,东吁产业虽然兴旺,富裕的都是权贵家族,其不保护工匠政策,以至于东吁,农户如牛,工匠如马。”
“在政治上他也排除异己,他和沐天波,祖泽润三人结成政治盟友,以几社统治整个东吁,却不允许其他人结社,所以整个东吁只有几社一家。
而几社当中也不是以前吸纳有志青年的学社,而是成为了整个东吁权贵加入的社团。”
夏允彝失望叹息道:“等闲故人变了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主角说过这两句诗。)
神峰小说提供了小兵王2创作的《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553章,等闲故人变了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