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援救费传古(1/3)
环滁皆山也。
这是后世一篇极有名游记的开篇句子。
广明元年七月六日的下午,前滁州刺史费传古,正愁眉苦脸地瞧着由琅琊山山坡攀援而上的淮南军士卒。
之所以费传古的头衔要加个“前”字,是因为他如今的身份,不再是大唐的达官贵人,而是一个占山为王的反贼。
费传古是大中十三年的进士第二十一名,那年,他才二十四岁。
唐朝考进士的艰难,常被后世低估。有唐一代近三百年,统共才录取七千名进士,平均每年二十四人,相比考生总量,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一。
这点名额当然满足不了帝国的官吏需求,所以进士科之外,还有明经科。
进士科考诗赋创作、时务策论与经书默写,明经科则只靠帖经墨义。帖经是在试题中选经文句子,考生需准确填写句子前后内容;墨义则是对经义的理解阐释。表面上看,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
明经科出身升迁困难,在大唐官场里也是被鄙薄的对象。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三十岁考上明经算是很晚了,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出头得早。
因此对费传古而言,二十四岁考上进士,纵是榜尾的二十一名,已相当有面子。
须知他出身的江夏费氏,并不是什么顶流阀阅,昔年费传古行卷时给贵人们带的执贽,也不算特别多。
今年费传古四十五岁,已做到牧守一州的刺史之位,就他自个眼里,怎么看都是前途无量,晚年入朝拜相,并非不可能呀。
但残酷的现实,终于让费传古知道,他这样文墨出身的刺史官,在丘八面前有多脆弱。
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不过如是。
淮南节度使高骈上任之后,以淮南过去是财赋要地,兵额不多,要扩军防备草贼和作乱的群盗,催迫各州清缴积欠的逋赋。
缴纳逋赋本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但滁州多山,粮田本来就少。同样是新官上任的费传古,眼见蝗旱之后,田畴荒芜,百姓流离,卖儿卖女、生子不举者多不胜数,于
神峰小说提供了曲墨封创作的《大唐枭贼》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二百七十六章 援救费传古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