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阔绰问路县,戴维森的交易!(2/3)
岗哨站后的路面,触感与荒野的颠簸截然不同,外面的无序与荒芜被彻底隔绝,浓
郁的文明气息瞬间扑面而来。
程野坐直身子,摇下副驾驶车窗,细细打量着这座飞速崛起的卫星城。
马路是最新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黑亮得能映出天空的流云,宽度足有双向八车道,中间用半米高的绿化带隔开,里面种着尚未完全扎根的松柏幼苗,裹挟着新翻泥土的湿润气息。两侧的人行道已然成型,铺着浅灰色透水砖,砖缝里零星冒出几株顽强的野草,却被修剪得
整整齐齐,丝毫不破坏整体的规整感。
每隔五十米,就嘉立着一盏高架桥同款的太阳能路灯,造型简洁利落,灯杆是银灰色合金材
质,底部浇筑着厚实的混凝土基座,即便遭遇荒野的狂风也能稳如磐石。只是目前似乎尚未通电,灯头安静地低垂着,宛如列队待命的士兵,默默守护着这条通往文明的道路。
目光从路面移向路边,成片的活动板房整齐排列。
问路县的居民区虽未采用板房,但这些外来的建筑队、负责执勤巡逻的人员,都需要临时的居住地。
混凝土建筑施工周期太长,活动板房便是当下最稳妥的选择。
板房外墙统一刷成浅蓝色,屋顶覆盖着彩钢瓦,每间房屋都配有标准化的门窗,门口挂着简易门牌,标注着施工队序号,偶尔还能看到“区域物资管理处”、“临时医务点”等字样。板房之间的空地上,开辟出了简易停车场和活动区域,几辆工程车有序停放,旁边还竖立着一排银色充电桩。
和步行街的款式一模一样。
按照幸福城的颜色划分规则,这种银色充电桩功率应该只有60kw,显然是幸福城的主线路已经提前铺设过来,而非从工业区缓慢搭建电网过来,可见问路县的基建优先级之高。随着车子继续前行,问路县卫星城的整体轮廓愈发清晰。
远处的核心区域,几栋高层建筑已初具雏形,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框架拔地而起,最高的一栋目测已超过十层,顶端的塔吊仍在缓慢运转,吊臂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沉稳的弧线,将钢筋、水泥等建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施工层面。
建筑之间的道路网络已然成型,像一张巨大的棋盘,将卫星城分割成一个个功能明确的区块
哪怕程野并没有见到问路县的施工图纸,也能隐隐感觉到这里的建设规格绝对是要比缓冲区、甚至比内城更加“现代化”。
关键的原因在于,问路县是幸福城发展到特定周期、蓄积足够力量后,倾力打造的产物。
新纪刚开启时,内城建设捉襟见肘,各类材料都要拼拼凑凑才能勉强满足需求,这才使得内城风格趋向于“小而美”的县城模式。而如今的问路县,一出手便是“大而全”的市级规模,处处彰显着幸福城当下的实力与底
气。
车队行驶到三公里处,路边的景象已从临时设施逐步过渡到半永久性建筑。
几座钢结构厂房已然封顶,巨大的厂房大门敞开着,里面能清晰看到正在安装的大型机械设备,隐约传来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透着蓬勃的生产气息。
厂房旁侧,配套的变电站和污水处理站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蓝色防护网包裹着整片施工区
域,上面悬挂的“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红色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
路边的绿化带也愈发规整,除了先前见到的松柏,还栽种了不少耐旱的灌木与花卉,虽尚未枝繁叶茂,但错落有致的布局,已然能看出精心规划的痕迹。
“问路县的规划是谁做的?”程野回过头问道。
“是席炎工程师率领的团队负责的。”穆双想也不想便答道,“他是内城工务署的副署长问路县的规划其实很早就有预案,所以现在才能推进得这么快。”
“席炎”程野低声念叨着这个名字。幸福城十多年没再向外大规模扩张,这些工程师想必闲不住,提前做些区域规划也不奇怪。
但能把问路县规划到当下这个水准,这位席炎即便放在现代,也定然是响当当的人物,起码
不会弱于他研究生时期的导师。
厉害!
接下来倒是可以抽空接触一下,亲自向这位“大牛”搜学习一下更适配废土环境的建筑学知识。
随着车队继续前行,一座已然完工的检查站映入眼帘,门楣上挂着“问路北检查站”的招
牌。它比入口的岗哨站规模大了不少,主体由加厚钢板拼接而成,表面喷涂着防腐蚀黑漆,泛着森严的金属光泽。检查站横跨整个八车道,中间只留两道通行口,各设置着升降式防撞栏,栏体
神峰小说提供了斤斤斤创作的《废土边境检查官》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二百六十五章 阔绰问路县,戴维森的交易!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