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克里米亚战争与十诫(2/3)
古拉一世那里延伸出来的。
简单来说,在1844年,为了防止被波兰人刺杀的尼古拉一世化名为奥尔洛夫伯爵突然造访英国,他这次突然造访的目的是希望能与英国达成一个“&"君子协定”,说难听点就是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说好听点就是希望英俄两国能够担负起大国的责任,共同处理奥斯曼帝国崩溃后的局面。
至于怎么崩溃的你别问。
而尼古拉一世到达英国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他的贴身男仆到马厩找一些干草,填到随身携带的一个皮制套子里,放在一张行军床上当作床褥。尼古拉从来就是这么睡的。
在这次访问中,尼古拉一世烦颇向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以及首相、大臣谈起自己的政治打算,他对皮尔和阿伯丁勋爵表示再不能容忍法国“制造混乱,出兵境外”。他希望英我两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法国。
“通过我们的友好交流,”沙皇带着感情说道,“我希望能消除两国之间的偏见。我对英国朋友的意见高度重视,对法国,我则嗤之以鼻。”
这次访问严格意义上来说称得上一句成功,但这中间存在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作为一位地道的专制君主,尼古拉一世无法理解维多利亚女王权力有限,他以为只要说服维多利亚女王和她手下的高级大臣们便可决定两国外交事务。
但他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议会、反对党、公共舆论以及媒体很有可能会影响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这一误判在后来成为了尼古拉一世在克里米亚战争前夕犯下一系列错误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提这些,一方面是米哈伊尔到时候准备跟将军聊聊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醒将军未来可千万不要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当了炮灰,另一方面,如果类似这样的一些预判能够出现在所谓的大人物们那里,或许在未来也真能为米哈伊尔提供一定的政治资本…
当然,劝诫尼古拉一世就算了,事实上在做了二十年的沙皇之后,尼古拉一世登基早期表现出来的谨慎保守、含而不露等渐渐消失了。如今的尼古拉一世做事浮躁,缺乏耐心,经常冲动行事,就比如1844年这次贸然前往伦敦,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英国人身上。在思索了好一阵自己的未来以及接下来的打算之后,米哈伊尔暂时还是将注意力放到了自己在英国的事业上面。
福尔摩斯引起的反响米哈伊尔已经知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将在下一期的《跳舞的小人》发售后再前往法国,而在这段时间里,米哈伊尔拿出来的桌游也已经渐渐在英国的上流社会有了很不错的名声,在打通了一些比较关键的环节后,应该很快就要正式开始售卖了…
就当米哈伊尔接下来几天为这件事奔波的时候,另一边的桑德斯那里,他正在精心准备着接下来即将举办的晚宴。
在伦敦,一位合格的出版商应当结识众多的作家、其他出版商、记者和其他五花八门的各种人士,这样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一位出版商实力的体现。
除此之外,有些格外有实力的出版商也会定期宴请一些自己看中的客人,并以此巩固自己的影响力。
在之前的话,拥有自己的杂志的桑德斯虽然能邀请到不少客人,但像一些格外有名的人,桑德斯是想邀请都邀请不来。
可这次不一样,当桑德斯将米哈伊尔想要在作家圈子里具体谈一谈什么是侦探小说的消息放出去后,桑德斯这里可谓是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热闹。
想要出人头地的年轻作家们、想跟米哈伊尔谈谈合作的出版商们、想打探关于米哈伊尔消息的记者们、伦敦那些已经小有名气的作家们…这些人全都想来我桑德斯的宴会!
果然,只要我跟米哈伊尔先生联手,就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成的!
桑德斯在兴奋之余,也是仔细筛选了一下来宾,首先是按照米哈伊尔先生的要求,让不少尚未成名的年轻作
神峰小说提供了卡拉马佐夫创作的《我在俄国当文豪》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268、克里米亚战争与十诫在线免费阅读。